CWAS Lecture Series Review (27):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ld history
发表时间:2023-05-30 点击:

Link:https://mp.weixin.qq.com/s/EMF6GDa4Brf_UT2JKsERRQ

Them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ld history

Speaker: Li Anshan

Time and Date: 5.25,16:30-18:00

Location: Lecture Hall,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Science, Qingshuihe Campus

       The rise of China is also the re-ri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world ev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Some countries do not want to recognize the existence of other civilizations. There are also concerns, taboos and even fears about the ri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rting from "Interpretation of the title", the lecture will be cond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issues: the meaning of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of civilization, the three paradoxes of current "civilization", what is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lecture will show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a's rise and highlight that China's rise is the rise of a country with the worst poverty record, the rise of a country that did not invade and colonize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rise of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whose rise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world history.


讲坛回顾:

5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李安山做客成电讲坛,带来了题为“中华文明崛起的意义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的讲座。



中华文明的内涵

讲座伊始,李安山教授首先解释了他选取的标题的缘由,分析了什么是中华文明。李教授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富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明,也是少有的不依靠侵略而实现社会繁荣的文明。


文明与文化的含义

在分析了中华文明后,李安山与我们分享了文明与文化的含义。他首先介绍到,在中国历史中,早至西汉时期就提出了文明和文化的概念。而在西方的历史中,这一概念也早至古罗马时期就被提出。随后,李安山指出了文明具有的四个特性:集体性,总体性,延时性与生命力。李安山同时结合人类学家克罗伯等学者的观点对文明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李安山指出,文化是一种行为系统,核心由传统观念特别是价值系统构成,具有整体性和历史性。接着他分享了在二十一世纪中比较流行的对文明的理解,这其中主要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

文明偏于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于内,属精神方面。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必须由群体内精神积累而产生。文化可产出文明,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文化。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在于前者指技巧、技术和物质因素,后者指价值观和理念及更高级的思想艺术和道德品质。

观点二:

文明,是一种能被人广泛接受的普遍秩序,天然具有可拓展性。其正当性在于对一种理想,一种价值的追求与认同。其普遍性在于它并非局限于某一族群的小传统,而是根植于全人类的大传统。文化,是历史性的,是对生存结构的特定表达,任何文化都会构成了一个自洽的封闭结构系统。这个系统能带给共同体想象中的安全感,文化是历史的结果,天然具有特殊性、遮蔽性以及对抗性。

观点三:

文化是根植于特定自然环境的人类群体的产物,经历了历史发展,包括生产力、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精神生活,惟如此,文化具有特殊性。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逐渐感悟出来的道理,不断整合人类智慧,有利于人类长期的繁衍与生存,具有普适性。

知道或掌握各种兵器是文化;认识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止戈为武”、“和为贵”这些道理,是文明。

对文明的反思与批判

在分析完成文明与文化的含义后,李安山随后指出,其实在文明的发展中,批判与反思从未停止。他运用了近代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的观点进行了详细说明。艾美·塞萨尔认为:一种被证明无法解决它所造成的问题的文明是颓废的文明;一种选择对其最关键问题视而不见的文明是病态的文明;一种利用其原则进行欺骗和欺诈的文明是垂死的文明。非洲哲学家姆丁贝认为,文化上的我族中心主义解释了社会科学学科历史和实践中的意识形态变化和斗争。“文明”概念成为西方殖民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征服和剥削他者的工具。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则认为,“文明变成不值得维护的东西。这是因为20世纪的经验太自相矛盾……20世纪产生的创造力、行动力、科技智谋、计划、自主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成就。但是这也是战争毁灭力最强、杀戮最惨、暴政最凶残、贫富差距最大、环境破坏最严重、废物制造得最多、希望破灭得最彻底的一个世纪”。

西方中心论与文明的悖论

之后李安山与我们分享了目前文明的观点中的欧洲中心论与文明的悖论。批驳了以零和游戏,掠夺扩张,殖民征服来确立自己文明主体地位的西方文明。其中西方中心论的最明显代表就是美国。美国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茨曾表示,文明就等于全盘西化。李安山接着分析道,美国不接受他国法律制裁,原因是自认其法律制度完善,文明程度最高,美国不能接受落后文明的制裁。美国认为全世界应模仿美国文明,显示其自信,但后来提出文明冲突和较量显示出其自信在下降。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艾伦·埃斯特维斯在2022年曾表示,“中国只能够从事低端制造业,美国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向高端制造业移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欧洲中心论逐渐被文明的多极化趋势取代。李安山通过分析近代非洲民族运动的例子,指出西方文明的霸权地位正逐渐衰弱,许多曾经被西方文明霸凌的国家开始了反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崛起的东方文明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主要领导者,西方文明的压迫没有能够阻碍东方文明的崛起。李安山为我们分析了目前中国以及东方文明的发展优势。首先中国拥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治制度以及充满活力的经济结构和较高的知识普及率,同时在航空航天、高铁、电子商务、基因测序、共享经济、沙漠防治、激光技术、桥梁建设、造船、杂交水稻、移动通信技术、核电技术、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空间站技术等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但同时,李安山指出,我们目前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缺乏国际贸易经验,过于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于针对中国污名化的处理能力等。

在讲座的最后,李安山教授勉励同学们要不怕困难,敢于攻坚,为中华名族,东方文明的崛起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The copyright of 2016, research center of West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