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动态/ 正文
【会议综述】2018年第十三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ICPA)综述
发表时间:2019-05-08 点击:

政府组织行政效能提升

——2018年第十三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ICPA)学术综述

20181130-122日,第十三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顺利召开。本届公管国际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美国行政管理学会共同主办,由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本届会议聚集了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波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加纳等国家和地区的80位学者及实践者。会议设置7场主旨报告;会议围绕“智慧政府理论与实践、政府组织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政府组织成本控制与行政效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改革:效益提升与实践经验、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与优化政务环境、领导力与组织行政效能提升、信息技术在组织效能提升中的应用、公私合作治理与行政效能提升”等议题,举行8场主题研讨;此次会议特设“西非研究”及“传媒与社会治理”2场分论坛以及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专题研讨。与会专家与学者围绕主题“政府组织行政效能提升”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一、治理现代化与行政效能的提升

行政效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及其产生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综合体现。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效能的提升有利于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组织,实现治理现代化。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会专家围绕“治理现代化与行政效能的提升”这一议题,从国家、民族和社区三个层面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志忍教授谈到体制要素和机制要素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础,通过挖掘国家治理能力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从而达到治理现代化;基于对中国国家治理现状的剖析,他指出中国治理的薄弱环节在于对治理理论探究不深和治理能力相对薄弱。新时代背景下的治理现代化拥有新的表现方式,要注重与时俱进掌握其新的内涵;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桥梁,将意识层面的政策转化为操作层面的标准,以实现运作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致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虽已初步完善,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性和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等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俊清教授分享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举措。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维度阐述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指出应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扶贫模式,构建全领域多主体协同治理扶贫体系,通过发挥地理优势和尊重文化宗教的差异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不仅是公民社会生活的基本平台,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之一。提升城乡社区自治发展是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雷教授谈到,以新治理观开启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时代已经到来,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居民参与、社会协同、法制保障的多方治理机制,以期破解城市社区治理困局;他同时也创造性指出了未来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即社区治理法治化、社区治理社会化、社区治理智慧化和社区治理专业化。

 

二、公共行政与行政效能的提升

行政效能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公共行政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与会专家分别从采购和教育两方面就如何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展开了深入讨论。公共采购是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创新,是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诺福克市首席采购官迈克尔·贝维斯先生指出公共采购归根结底是服务于民生的,遵循科学的采购原则,政府与社会、企业各主体协同合作,能够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公共利益;通过对美国的公共采购模式分析,他诠释了基于随机、程序、政策、战术、战略的公共采购的演变模型,出合法性和公众信任是公共采购的基石以及公共采购需坚持公平、透明和道德三个标准;此外,要重视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公共采购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公共采购的智能变革,以提高政府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在政府组织行政效能提升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需要公共行政学科来解决的重大问题。美国锡拉丘兹(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大卫·范力沛教授从政府效能、新兴技术、公众信任、人口变化、教育均等、公共卫生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公共行政学界所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提升公共行政学科的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水平等来阐述学术界如何影响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他指出学者应将高水平的研究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分享给政府来提升行政效能,以此增强政府公信力,从而建立一个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与和谐发展、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模式。

 

三、智慧政务与行政效能的提升

大数据时代,发展电子政务,在信息化的助力下逐步实现“智慧政务”,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是提升行政效能的关键一步。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已在各地广泛开展,整体建设初具规模,并逐步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这是新的科技手段在行政工作中的运用,对于提高行政效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会专家围绕从智慧政务、绩效评估等不同角度,深入研讨了如何借助智慧政务促进行政效能提升。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晓林教授以“成都市武侯政务服务改革探索历程”为例,分析了武侯区以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为核心,率全国之先成立行政审批局,狠抓“放管服”创新服务新模式,探索“网购式”审批服务便民化新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体验。从以需求促服务、实现“自己办”,到以创新出精简、实现“简单办”,最终形成以智慧促民生、实现“无人办”的最优状态,让群众好办事、快办事。

在大力发展智慧政务的背景下,构建科学的“互联网+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是提升政府组织行政效能的必然趋势,也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智慧政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完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孙涛教授以天津市为案例,从职责优化和评估完善视角切入,通过PDCA基本模型,说明了如何从评估计划、评估实施、评估调整三个方面构建科学差异化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并以此来促进政府职责优化,回应政策关注焦点。

西非研究分论坛以“西非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就非洲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相关深入研讨,提出了推动西非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策与建议;传媒与社会治理分论坛聚焦传媒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路径与效能,为新媒体时代如何解决社会治理问题建言献策。

在会议闭幕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蓝志勇教授对未来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展望。蓝志勇教授指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共管理肩负着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使命,要求在高效、公平、正义的基础上,以法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民主化和透明化的管理和决策形式,建立一个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大规模复杂管理系统。

第十三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行政效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对政府组织行政效能的提升具有建设性价值。从2005年至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在中外公共管理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发展成为国际公共管理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世界性学术盛会之一,有力推动了公共管理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为搭建中外学界沟通合作平台贡献了一份力量。

版权©2016, 西部非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