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可持续包容性的未来
【西非漫谈】2025年第3期,总第83期。作者: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执笔人:Mirriam Ogunja(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译者:孙恬甜(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整理:孟雅琪、黄锐(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供稿: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
1.塞内加尔概况
塞内加尔位于非洲大陆的最西端,与毛里塔尼亚、马里、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接壤。塞内加尔拥有1670万人口,其中四分之一居住在达喀尔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自2000年经历了敌对政党之间的和平权力转移以来,塞内加尔是非洲最稳定的民主选举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出于政治动机起诉反对派领导人和修改选举法削弱了反对派的竞争力。塞内加尔还面临其他长期存在的挑战包括政府腐败、法治薄弱以及对妇女和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权利的保护不足。
塞内加尔的人力资源发展前景良好(图片来源:WBA)
2.塞内加尔经济发展一览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正常化、制度环境向好发展、利用公私伙伴关系为公共投资提供资金以及加强对油气开采的外国直接投资,预计2023年底,塞内加尔第二产业的复苏将推动经济GDP增长达到4.7%。同时由于补贴的合理化和国内收入调动预期的合理化,预算赤字预计将在2023年缩减至GDP的5.8%,在2024年缩减至4.5%。由于公共赤字缩小和增长前景看好,预计到2024年,债务占全国GDP的比例将降至70%以下。随着政府大力推动油气出口,预计2024年塞内加尔经常账户赤字将首次(自2020年以来)降至GDP的10%以下。
经济复苏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塞内加尔要使经济增长回到Covid-2019疫情爆发前的水平,必须加强“塞内加尔新兴计划”(PSE)中提出的改革措施。在产业方面,服务业仍然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大部分,而第一部门(特别是农业)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引擎。另外,因健康危机而推迟开展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预计2035年后,才会推动国民收入和出口的增长。
3.塞内加尔人力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非洲国家日益意识到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塞内加尔也不例外。人力资本可定义为影响生产力的劳动能力和素质(如教育等因素)的经济价值。因此,投资于这些素质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尽管塞内加尔在其发展蓝图中做出了相对较高水平的承诺。然而,营商环境较差凸显了加强对私营部门的管理和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此外,经济领域的性别差距得分低于平均水平,这突出表明有必要提出侧重于促进妇女实际参与经济发展的策略。这也意味着在整个特派团和国家层面,性别平等和社会包容成为优先关注的议题,其中包括增强妇女的经济权力,实施反性别暴力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
塞内加尔许多农村青年,尤其是青年妇女仍然面临与主流经济生活脱节问题。这一现象可以归因于较低的识字率、早婚和性别暴力的存在,以及农业部门以外的就业机会的有限性。农业为塞内加尔1/4的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职业性别差异、失业;农业、小额贸易和服务中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妇女的无偿家务照料以及法律的缺失都表明妇女的经济权力相对缺乏。此外,塞内加尔的报告指出,在许多领域中,妇女面临巨大的性别差异,导致其处于不利地位。这些领域包括妇女集中的自给农业;在非正规部门中,塞内加尔妇女拥有的企业往往是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且易受到冲击,如渔业,妇女的作用仅限于小规模加工。在农村地区,妇女和女孩通常负责家庭用水和卫生事务,但缺乏满足家庭需求的服务和收入。
当地人在当地市场(图片来源:African Business)
可能的解决方案
l 制定促使公民改变行为的政策,激励公众通过教育培训和研究寻找解决方案,包括提高教授(下岗人员等)新技能以及为高技能工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将研究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开展研究和创新活动。国家应通过采取向各类研究机构(如大学、公共科学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研发资金、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和竞争性基金等形式以致力于加强人力资源的相关发展和研究。
l 由于超过四分之三的塞内加尔妇女称在其一生中曾遭受过性别暴力,因此确保妇女的意见被纳入到解决农业、营养和食品政策体系中的性别暴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l 尽管私营部门的贡献非常小,但其重要性不应被忽视。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增强私营部门对宏观财政、环境、气候变化和社会风险的适应能力,以保障人力资本投资和家庭生计稳定。
l 在基层促进和保护性别平等以提高生产力。
l 通过改善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数字连接和物理连接,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以增强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
l 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碳足迹,优化能源结构。
l 发展服务型经济,提升农业及相关价值链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l 支持以信仰为基础的社区、组织和宗教领袖,他们是支持塞内加尔努力实现独立自主的重要利益攸关方。
4.塞内加尔的劳动力政策和实践
塞内加尔的基本劳工立法基于法国1952年的《海外劳工法》,该法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7年。部分专家认为,该法规保留了一种侧重于社会目标而非经济目标的严格方法。与雇佣合同、裁员和裁员保护相关的规定被认为是全球最为严格的,这给企业带来了高昂的成本。然而,劳动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特别是在占主导地位的非正规部门。
外籍员工获得工作许可通常较为简便。外国雇员需要缴纳6%的所得税作为工资税款。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成员国的公民在塞内加尔享有自由就业权。塞内加尔的非熟练和半熟练劳动力供应充足,而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熟练工人供应相对有限。虽然塞内加尔拥有西非最好的高等教育系统,并培养了大量受过教育的工人,但塞内加尔就业机会有限导致许多人移居国外。
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受到《劳动法》、全行业集体谈判协议、公司规章制度和个人雇佣合同的约束。《劳动法》规定禁止强迫妇女和儿童劳动。它还规定了工作年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的最低标准,并禁止儿童从事许多危险的工作。塞内加尔于2000年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最恶劣形式童工劳动的第182号公约》。《劳动法》承认工人有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从事类似贸易或职业的任何工人团体都可以成立工会,但必须得到内政部的正式批准。罢工的权利得到承认,但有时受到限制。政府有权解散工会和从私营企业征用工人。
法律保障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集体谈判协议涵盖了约44%的正式部门工人。然而,大多数工人在非正规部门工作,该领域的劳动规则执行不力。全国雇主委员会和全国雇主协会是代表管理层利益的两个强大行业协会。与政府进行谈判的工会共有四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塞内加尔工人全国联合会(CNTS)、塞内加尔自治工会联合会(CSA)和塞内加尔自治工会全国联盟(UNSAS)——独立工会联合会。
非正规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家政、手工艺、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等领域仍然存在童工问题,影响着5至17岁的儿童。在这些领域中,劳动法规律很少得到有效执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塞内加尔仍在努力解决强迫儿童乞讨问题。成千上万的宗教学生(塔利贝)在古兰经学校(达拉)就读,其中一些被迫乞讨以供养宗教教师(马尔布),这是对课程教育的亵渎。塞内加尔政府已采取措施打击这些做法并取得一定进展,但还远远不够。
塞内加尔关于性别平等领域在立法层面取得了进展。然而在实践中,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仍然远不如男性,妇女仍然面临薪酬差距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塞内加尔仍面临着强制劳动问题(图片来源:ADB)
5.总结
非洲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具备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竞争优势。通过为年轻人提供教育、技能和就业机会,他们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将确保非洲人充分发挥其潜力,并走上繁荣之路。此外,身体更健康、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也更具备工作和推动创新的技能。最后,发挥非洲人力资本的个体潜力是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最可持续的关键。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保护、建设和利用人力资本应该是塞内加尔更大战略的一部分,以实现更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的未来。
参考文献:
1)Africa Innovations hub
2)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
3)World Bank 2023 report
4)African Business, 2023
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介绍
一、中心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4月,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加纳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加纳行政管理学院、加纳温尼巴教育大学、加纳发展大学共同筹建的联合研究中心。中心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由赵蜀蓉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西非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电子科技大学践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电子科技大学构建国际化跨学科研究体系、打造新型高端“智库”的有益探索。
西非研究中心立足于电子科技大学学科与国际交流优势,着眼于西非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以留学生人才培养为基础,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发布研究课题,开展联合研究,为我国及西非国家提供高水平智库服务。
2021年3月,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
二、中心研究
研究对象:以加纳、贝宁、塞内加尔等重点西非国家为主的西非国别研究。
研究领域:中国-西非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公共管理、教育、文学、文化等领域研究;中国-西非经贸合作;中国-西非政府间关系研究。
三、中心的目标和任务:
西非研究中心联合加纳5所高校成员单位、电子科技大学西非校友会和加纳中华工商总会,着力打造集留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西非研究智库为一体的“1+1+1”中非合作新模式,即:
1.构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中心将协助拓展来华留学生的西非生源,丰富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留学生培养体系;开展西非海外干部培训、师资培训、定制化ICT与工程培训、学生暑期实践项目等,致力于构建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实训实践为一体的多元化、特色化的海外人才培训基地;帮助中资企业培养本土化人才,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
2.搭建一个学术与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定期举办“西非论坛”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中非友谊·学术文化交流月,推广文化资源3D平台海外落地展项目、中国-西非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致力于搭建集学术、人文、科技等多领域的中非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中国高校、企业在非洲影响力与文化软实力。
3.建立一个西非研究智库。中心结合海内外成员单位的学科优势与研究特色,致力于西非经济、政治、人文交流的研究,加强与加纳“伊曼尼政策教育中心”(全球智库排名113)、“统计、社会和经济研究院”(全球智库排名164)等西非智库组织合作,加强联合研究、发布与承接西非研究课题,为中国政府及西非国家提供政策咨询,在教育与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经济与企业管理及公共与政治管理等方面为国家提供高水平智库服务,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非研究智库中心。
四、中心成员单位
西非成员单位:加纳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加纳行政管理学院、加纳温尼巴教育大学、加纳发展大学、西非校友会。
电子科技大学成员单位: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五、中心信息化建设
中文网站:https://cwas.uestc.edu.cn/sy.htm
英文网站:https://cwas.uestc.edu.cn/English/Home.htm
六、联系方式
电话:0086-028-61831756/61831706
邮箱:cwasuestc@163.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西非研究中心综合楼450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