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动态/ 正文
【综合新闻】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西非研究中心优秀学生助理:黄锐——风采展播(二)
发表时间:2025-06-29 点击:
   

【个人介绍】

黄锐,中共党员,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城乡社会治理研究。曾担任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实践部副部长、党建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曾获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3次、“优秀研究生”4次、“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荣获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三等奖、第二届“外文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三等奖、第六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二等奖、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西南区三等奖、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奖项。与团队成员合作发表SSCI论文2篇,独立发表会议论文2篇,被省部级、市级政府部门采纳资政报告7篇,参与省级课题4项、独立主持校级课题1项,与团队合作出版著作3部。多次担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第六届西非论坛暨数字赋能西非发展论坛等国际赛事和会议志愿者。毕业去向:江苏某央企党建岗位。

在探索学术与实践前沿的征途上,黄锐同学如同一名坚定的耕耘者,将“把现在交给自己”的信念化作深耕学术的犁铧与躬身实践的足迹。三年研究生生涯,她以扎实的科研为基,以丰富的实践为桥,以无私的奉献为光,在学术与工作的广阔天地间,点亮了一簇簇知行合一的“星火”,勾勒出一名公管学子的优秀成长轨迹。

undefined

【深耕科研沃土:从理论探索到政策落地的坚实筑基】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黄锐深知,破解城乡治理难题离不开扎实的学术研究和政策支撑。她将研究热情倾注于城乡社会治理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课题攻关,聚焦城乡治理前沿脉搏。她积极参与赵蜀蓉教授团队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响应中非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建设号召,围绕中国-非洲城乡融合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关键议题,运用访谈、问卷、数据分析等方法,为“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四川企业与西非数字经济合作的安全风险识别及防范化解机制研究等重点课题贡献了扎实的实证基础和独到见解。她独立主持课题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在第五届西非论坛作“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China-Africa Digital Economy Cooperation”英文主旨发言,与当地学者就中非数字合作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她笑言,初涉课题时自己还是懵懂新人,但她始终牢记赵老师入学时对她的教导——No pains,No gains。她通过向导师与师姐们悉心求教,加之自主钻研与实践摸索,才逐步掌握门道,最终能够独立主持课题。这一蜕变不仅夯实了她的学术功底,更在项目推进中淬炼了组织协调能力。

资政建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研的价值在于服务决策、推动发展。黄锐同学的研究绝非“空中楼阁”,在导师的指导下,她深度参与撰写的7篇资政报告,其中4篇聚焦非洲经济转型、社会民生改善与文化传承发展等核心领域。报告紧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战略框架,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数字经济赋能到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等多元维度,为非洲各国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兼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谈及撰写资政报告的宝贵经历,黄锐深表感激。她特别提到,导师不仅为其提供了参与这项极具挑战性工作的关键机会,更在报告选题、框架构建、政策建议打磨等各个环节给予了悉心指导与宝贵信任。面对学弟学妹,她常以自身经历寄语:“每一次执笔都是思维的淬炼,无论是课程论文还是调研报告,都是打磨学术功底的试金石。”在她看来,写作能力的提升从来不是孤立的技巧训练,而是逻辑思维、专业素养与表达艺术的综合锻造。这些在字斟句酌中积累的写作经验,终将成为科研道路上的铺路石,亦能在职业场景中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她还注重理论提升与知识传播,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在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与非洲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将中国城乡治理的经验与思考推向国际学术界,为学科发展贡献了成电公管人的力量。

undefined

【淬炼实践真知:从赛场角逐到国际舞台的能力跃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锐坚信,公共管理的智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升华。她积极投身各类高水平竞赛和志愿活动,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大赛砺剑展风采,多元竞技促成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锤炼公管人才的关键熔炉。在第七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激烈角逐中,黄锐与团队聚焦老旧小区物管问题,他们深入一线,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剖析问题根源,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助力团队最终斩获全国三等奖。这场硬仗不仅是对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公共问题能力的实战检验,更深化了她对治理实践复杂性的理解。黄锐亦是发挥特长,始终深耕英语领域,她谈到本科阶段侧重夯实阅读与写作根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便立志突破口语能力瓶颈。为此,她多次投身“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赛事,在锤炼口语表达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至更广阔的舞台。她还强调,不少人在研究生阶段或许对英语重视不足,但作为公管领域的学习者,应当顺应全球化发展浪潮——唯有夯实英语能力,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治理实践的鲜活故事。

undefined

1 黄锐参加英语比赛

国际志愿力行,展现青年责任担当。胸怀家国,放眼世界。黄锐积极投身国际交流与服务,多次担任重大国际赛事与会议的核心志愿者。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她以专业素养和热情服务,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被评为“先进个人”;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多元文化交融中,她坚持15天早起保障活动顺利运行,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她笑言,或许多数人觉得志愿者只是打杂,但在黄锐眼中,每次会议志愿服务都是成长契机。她会观察会议规模、会场布置及会务组织,学习突发情况处置,还通过与不同人交流积累感悟,为日后组织会议储备经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届西非论坛举办过程中,她主动承担会议协调、代表团联络等复杂工作,并与团队前往加纳、多哥、贝宁三国开展实地调研,服务于国际交流的前沿,为促进中国与西非国家在数字治理与发展领域的对话贡献力量。黄锐坦言,这是她人生中首次踏出国门,出发前内心满是忐忑与紧张。然而当双脚真正踏上非洲大陆时,即刻被当地人民的淳朴热情与异域风光的瑰丽神奇所深深吸引。她感慨道:“青年人应当勇于突破舒适区。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不走出去,眼前就是你的世界。”这些宝贵的经历极大地拓宽了她的国际视野,锤炼了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也让她深刻体会到全球治理中的青年责任。

undefined

黄锐担任第五届西非论坛志愿者

【践行公管初心:从志愿服务到公益微光的温暖传递】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黄锐深谙,知行合一,不仅闪耀于学术探索与实践历练,更深深植根于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她正是以一颗赤诚的公益之心,践行着这份沉甸甸的使命。

服务奉献,躬身力行党员本色。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学院研究生会实践部副部长、党建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黄锐始终将服务宗旨铭记于心。她积极策划组织并投身参与学院“学雷锋精神,做环保先锋”“绿色兑换,低碳生活”等主题环保活动,在服务中锤炼组织协调能力,深化服务同学的责任担当。更主动走出校门、扎根社区,参与“躬行践履、行而不辍”等主题实践调研,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践行公管人的初心使命。其真诚奉献与务实作风,赢得师生和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多次获评“优秀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涓滴成河,公益星火汇聚大爱。黄锐的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融入点滴日常,积极践行“为公明德,为实尚善”的院训。作为一名曾受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的珍珠生,她始终秉持真挚的善意之心,持续利用网络公益捐赠平台,坚持捐赠50余月,累计1000余元,并多次被学院评为“公益之星”。她笑着说,尽管个人捐赠的力量有限,但经年累月的坚持终会汇聚成暖流,为偏远地区的孩子铺就更广阔的求知之路。在她看来,善意的传递不仅能点亮他人的人生,更能让自己在付出中收获生命的丰盈与喜悦。

【寄语未来:星火长明,躬耕不辍】

回顾在成电公管的三年求学时光,黄锐同学感慨万千,满怀感恩。对于学弟学妹,她结合切身体会真诚寄语:

深耕当下,无惧未来。究生阶段时间宝贵,与其焦虑远方,不如专注于手头的每一门课、每一个课题、每一次调研。保持良好心态,抓住生活中可控的“确定性”,学会“适时暂停”,扎实走好每一步,未来自会水到渠成。

走出书斋,拥抱实践。公共管理是实践的学问。我们要勇敢走出书斋,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案例大赛中直面真实挑战,在田野调查中感知社会温度,在国际志愿服务中开阔视野。每一次小小的实践和尝试,都在悄悄拉近你和美好未来的距离。

心怀热忱,勇于担当。公管人的字典里没有“旁观者”,只有躬身入局的实干家。要用专业学识服务公共利益,让青春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坚守中焕发光彩!

文字:许倩文

图片:孟雅琪

责编:许倩文

     审稿:西非研究中心负责人



版权©2016, 西部非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