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公共管理学院留学生国情教育,提升其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能力,公共管理学院于10月30日精心组织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学院不仅安排留学生参观电子科技博物馆、举办“家国情·青年志”短视频竞赛颁奖典礼,还特别邀请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西非研究中心主任赵蜀蓉教授为留学生带来主题为“如何撰写一篇优秀论文”的学术讲座,为留学生的学术成长注入专业力量。

在学术讲座中,赵蜀蓉教授围绕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从“确定标题”“选择研究类型”“选择研究方法”“选定理论视角”四大维度展开深入讲解,内容兼具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紧密结合西非研究领域的实际案例,让留学生们受益匪浅。
确定恰当的论文标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吸引读者、明确研究方向的关键。赵蜀蓉教授指出,一个优质的论文标题需包含“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两大核心要素,它不仅能为整个写作过程指明方向,还能让读者提前预判研究的价值与可能得出的结论,明确研究需探索的数据、构建的表述及形成的结论。同时,赵蜀蓉针对标题拟定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如语法错误、句式不当、标题过长或过宽泛、与研究领域不匹配、缺乏具体研究对象及未明确研究方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拆解。例如,“大数据对政府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分析”因研究范围过宽难以深入,“将加德满都打造为智慧城市”未明确采用政策分析还是建议类研究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赵教授提出了八项实用建议:选择研究范围明确的主题,既不过宽也不过窄,避免涵盖过多领域或国家;通过删除无关描述缩小研究主题,聚焦核心研究关键词;规避介词、冠词使用等语法问题;灵活选用疑问句、陈述句或带副标题的标题类型,其中副标题可清晰说明研究方法或论文类型;确保标题清晰易懂,让读者能快速把握研究领域与论文类型;明确标注研究方法或论文类型,如“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的美国联邦机构员工授权对组织绩效的因果推断分析”;借助期刊、图书索引、百科全书、计算机数据库等图书馆资源,通过关键词检索优化标题。此外,赵教授还特别推荐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包括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SCI等中外文数据库,为留学生检索文献、完善标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研究类型选择部分,赵教授结合西非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案例,向留学生介绍了案例研究等常见研究类型,引导留学生根据研究目标与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确保研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的选择是论文深度与学术价值的重要保障。赵教授详细讲解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大类研究方法的适用场景与操作要点,并介绍了制度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理性选择法、解释性分析法等理论视角,帮助留学生构建系统的研究框架,提升论文的理论高度与分析深度。为了让留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论文结构,赵教授还展示了多个完整的论文目录案例,从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研究结果到结论与展望,清晰呈现了论文写作的逻辑脉络与内容安排,为留学生搭建了清晰的写作框架。
此次学术讲座是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助力留学生学术成长、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西非研究中心始终致力于搭建西非地区与中国的学术交流桥梁,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合作研究、人才培养等活动,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学术指导,也为深化中西非学术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西非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扎实学术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同时为推动西非地区研究与国际合作持续注入新动能。
文字:杨永星
图片:杨永星
责编:杨永星
审稿:西非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