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协议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安山做客线上成电讲坛,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讲座。
讲座开始,李教授先给我们介绍了地区研究的历史传统,通过列举古代学者对中国、阿拉伯、波斯的观察、记录和研究,指出了“我族中心主义”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范式。接着,李教授还引出“近代错位”这一概念,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经济领先于其他地区,为了彰显欧洲人对其他民族的优越地位,有关“文明”的观点被殖民主义者强化,研究的意义失去一定的客观性。从我国古代,就有《史记》《大唐西域记》《四洲志》等作品有邻国的大致情况和文化习俗的记录,特别是汉代的大月氏和唐代杜环记载的“摩邻国”这些周边大民族。无独有偶,在近代史上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作品《四洲志》让国人对世界其他地区有了初步认识;而到了民国时期,地区研究就更为细致一些。李教授这样概括,中国区域的国别研究特点为距离由近及远,内容由表及里,质量由浅入深,形式由描述到研究,着重政治制度。
第二部分,李教授又给我们系统讲述了日本、英国与美国在殖民侵略期间的地区研究成果。设立于1906年的满铁调查部专门从事对各国及日本的殖民政策研究,对中国东北全境(后来有所扩展)的调研,充分了解考察该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交通与历史地理状况,目的是支持日本“经营满洲”的侵略政策,这是典型的地区研究。李教授指出,这时的地区研究已较为精细,但缺少的是研究与教学的一体化。不同的是,英国地区研究后期着重培养了殖民代理人,挑选各种文科人才,目的是为非殖民化做准备、培养殖民精英,主要进行的是同化教育。而美国在二战时人才短缺以及对战后了解亚非国家独立国家的需求急迫,他们的地区研究具有很强的以欧美中心论的学术等级观念和意识形态特点,这是和我们现在的研究最大的区别之一。美国十分重视地区研究,丰厚的研究和训练资金以及专业研究会等为地区研究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而由于冷战结束,地区研究的兴趣大减,开始走进死胡同。
紧接着,李教授重点给我们讲述了当代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一个平等会议,对中国地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延安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中共对外联络机构,但在文革期间与外隔绝,研究人才不足,处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困境。21世纪的今天,各高校以外语系为特长,扩展基地或研究中心,地区研究进一步发展。李教授还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地区研究重点机构,截至目前,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已经有四百多个。“从学术角度看,区域与国别研究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领域,不可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
李教授从研究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等给我们介绍了地区研究的界定以及现状,其特点包括对掌握当地语言和实地调研的重视、强调研究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跨专业领域的学术团体、注重对象国(区域)历史与当代问题的关联、专业学科和方法训练等。而在此过程中中,我国教育部门过于热心的操办,学人致力于一种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功能,出现了学风浮躁、表面研究、重叠攀比,语言训练的过分偏重、缺乏学科训练等情况。李教授提出见解,我国的地区研究应该从学科交融、深入探索、实践考察以及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去解决现况。在各大高校,例如清华、北外、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均开设了系统性、专业性的地区研究中心,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学术氛围。特别是西北大学和兰州大学对中亚地区的研究,他们关注于当代区域政治的研究,但又缺乏一定的历史文化探索。
当代中国地区的研究是为了促进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学习借鉴别国文明成果和发展经验,也促进了中外人文社科交流。李教授强调,我们要端正学习地区研究的态度,中国的地区研究与美国有重要区别,美国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及带有偏见的资政实用性,从学术角度不可取,中国应极力避免这种偏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增多,由于社会制度以及风俗习惯,对事物理解有差别,而差异产生“我族中心主义”,也带来对别的国家和民族歧视。我们应该扩大视野、知识与胸怀,借鉴他国经验,不断促进学科交流、整合人才,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地区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吸收外来文明的积极因素,这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表明了地区研究有着无量的前途。”李教授的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带领大家了解当下时事,在介绍地区研究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外学生的友好往来。
参考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Pjx-vvYbq9Dr4VrWN4vdg